韩国江原道华川山鳟鱼庆典时隔三年回归******
中新网首尔1月10日电 (刘旭 万佳欣)当地时间7日,韩国冬季庆典“2023冰国华川山鳟鱼庆典”时隔三年在韩国江原道华川郡华川邑华川河上开幕,庆典将一直持续到本月29日。
华川山鳟鱼庆典是韩国标志性冬季庆典,因新冠疫情停摆后,此次时隔三年回归,亮点颇多。
据主办方介绍,建在华川河上的滑雪场雪道全长100米,游客可以坐着充气雪橇顺坡高速滑下。游客也可以体验冰上足球、冰壶比赛、花样滑冰、徒手抓鱼等项目。此外,华川还建有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的室内冰雕广场,内有世界著名建筑等30多件冰雕艺术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山鳟鱼庆典期间,主办方将放生171吨山鳟鱼,满足钓鱼、抓鱼需要。凡留宿华川的游客都可免费享受夜钓。山鳟鱼庆典不仅设有现杀现烤的美食区,也可自己动手烹调山鳟鱼美食。并且还专设外国游客专用钓鱼区、烤鱼区。
据华川郡政府9日消息,7日至8日两天,“2023冰国华川山鳟鱼庆典”累计接待游客26万多人次,有望为提振地区经济做出贡献。华川郡郡守崔文洵表示:“不计成本办好山鳟鱼庆典为的就是提升地区品牌价值,振兴社区商圈,希望此次精心筹备的山鳟鱼庆典能给八方来客留下美好的回忆。”
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的游客娜塔丽和蒂姆告诉中新网记者,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山鳟鱼庆典,也是第一次体验冰钓,感觉活动非常有特色,期待明年能够再来华川参与庆典。(完)
评论:新起点,新探索,新使命******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:新起点,新探索,新使命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2022年9月23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。 这封贺信既是对中新社70年来工作的充分肯定,也为中新社未来的国际传播事业指明路向。立足新起点,中新社必将求新探索、更努力,担新使命、再出发。 新起点,必要厚植爱国主义的根与魂。 从第一次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,到香港回归前率先写出“马照跑,舞照跳,股票照炒”,再到迎接台湾记者脱口而出“等你们38年了”,中新人的笔锋在新闻史上浓墨重彩,正在于其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。七十载筚路蓝缕,爱国主义早已内化为中新社的精神之源。 今天,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、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。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,波谲云诡的国际气候阴晴难辨。值此历史性关键时刻,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。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站稳“中国立场”,既是新起点也是基准线,循此前行,纵道阻且长,亦行则将至。 新探索,还要强健国际传播的枝与叶。 从1952年10月1日,通过电台广播记录新闻的方式对外播发第一篇新闻稿《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》;到紧密联系华文媒体,为侨服务,创造性地以新闻供版合作联结海外;再到如今建立起24小时不间断信息发布系统,形成覆盖境外大多数华文媒介的用户网络,中新社及其旗下中新网、中国新闻周刊等平台不断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新闻产品触达国际社会、产生广泛影响,正在于其不断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路径。七十载守正创新,数以百计的海外华媒与“华文媒体之家”的双向奔赴,堪称典范。 今天,媒体融合技术迭代演进,国际传播的格局与形式更趋复杂多变。媒体“国家队”须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,加快融合发展,提高国际传播能力。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,更需要淬炼“中新风格”,进一步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,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与学媒结合之道,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,以“实”应“变”,以“融”创“新”。 新使命,更要培育文明交流的花与果。 文明在交流中融合,在融合中进步。七十载上下求索,中新社通过广泛联络海外华侨华人,“以侨为桥”,促进文明交流;通过双向报道中外发展变迁,“以文化人”,推动民心相通。 今天,国际局势风云变幻,“文明冲突”论甚嚣尘上。不同文明、种族、国家间的对立情绪越高涨,做好民心相通工作的重要性就越凸显;外界唱衰、抹黑中国的杂音越刺耳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紧迫性就越突出;逆全球化、民粹主义的思潮越抬头,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必要性就越上升。时代需要理性对话的平台,文明需要交流互鉴的窗口。八音克谐,方无相夺伦;美美与共,则天下大同。 凡是过往,皆为序章。未来,尤需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,全面观照和阐述中国。新起点上,中新社将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、中华文化感召力、中国形象亲和力、中国话语说服力、国际舆论引导力,以寻求“最大公约数”和画出“最大同心圆”为目标,不断壮大海外知华友华“朋友圈”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快三平台地图 |